联系方式

参展联系:车先生 13891842439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胡女士18710973662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孙先生17868485421
参观联系:王女士029-88086120
媒体合作:王女士 029-88086120
传真:029-88086106
邮箱:xbhz@wiexa-expo.com
网址:www.xibuwubohui.com
地址:陕西省西安市浐灞生态区欧亚大道湾流别墅24幢1栋别墅

行业资讯

西安的“交通策”

发布时间:2024-02-19 来源:网观西安

一、到2025年,建成交通强国典范城市。

而“交通强国”有两个重要指标,即到2035年,形成“三张交通网”“两个交通圈”。

所谓“三张交通网”,指发达的快速网(主要由高铁、高速公路、民用航空组成)、完善的干线网(由普通铁路、普通国道、航道、油气管道组成)、广泛的基础网(由普通省道、农村公路、支线铁路、支线航道、通用航空组成)。“两个交通圈”则指“全国123出行交通圈”和“全球123快货物流圈”,前者指都市区一小时通勤、城市群两小时通达、全国主要城市3小时覆盖,后者则力争货物国内一天送达、周边国家两天送达、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达。

显然,西安要成为“交通强国典范城市”,势必要在“三张交通网”和“两个交通圈”建设方面堪当表率。

可以看到,去年以来,西安的交通硬件,显著提升。

轨道交通方面,原“西安西站”更名为“莲湖站”,原“阿房宫站”更名为“西安西站”,“西安南站”更名为“引镇站”。更名原因,是莲湖站、引镇站的规模不足以支撑西安全新规划,需要整体更名,以迎接全新的西安站、西安北站、西安东站、新西安南站、西安西站组成的“四主一辅”客运系统,其中四座主客运车站,将分别承担起普铁、高铁、城际等综合铁路系统。

与之相关,去年11月,西安东站、西延高铁西铜段、康渝高铁陕西段同时开工,这三个项目,均是国家“八纵八横”高铁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枢纽节点。

其他,还有西安地铁一号线三期、2号线二期、16号线一期正式通车,西咸新区智轨1号线开通运营。

区域一体化方面,特别值得关注的是“西咸一体化”,除8条地铁之外,另有15条跨渭河通道,或成为两市交通一体化的“先锋力量”。

在这样的背景下,西安加速建设“大陆港”,去年8月成为全国率先具备“四型”国家物流枢纽的四座城市之一,并与重庆成为其全国唯二两座拥有“4+1+1”国际级物流平台体系的城市。

随着线路布局进一步调整,境外17条班列运行线路实现欧亚地区主要货源地全覆盖,通过西向中欧班列,东向铁海联运班列,南向中老、中越班列的相互接续,使东西向“亚欧陆海贸易大通道”与“南北向西部陆海新通道”已在西安实现了集结交汇。

可以说,西安已经站在“三张交通网”“两个交通圈”的建设前沿。


二、对外开放的“交通策”

有句话是这么说的,交通运输是促进对外开放的先行官。没有畅通的大门户、大通道,就没有城市的大开放和大发展。

对于西安来说,近年来的快速发展,得益于国家向西开放的政策引领,使得西安曾经相对的区位劣势正向新格局下的区位优势转变。这样,以交通为先导、实现城市对外开放的策略显得尤为紧迫。

去年2月,西安市交通运输局召开会议,便提出要围绕西安都市圈和西安市“南控、北跨、西融、东拓、中优”战略要求,构建承东启西、连接南北、抵边达海、内畅外连的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网络。


在这种背景下,回看西安建设“交通强市”,尚有三个要啃的“硬骨头”。

首先,加速向东。由于西安区位属性,西北城市、人口分布相对较为稀疏,目前西安5小时朋友圈内的城市密度、人口量级,相比郑州、武汉等中部交通强市,尚有一定差距。这就需要西安都市圈在“织密”交通网络的同时,加速缩短与东部地区的互联。

其次,做强城市交通,还须练好“内功”。相比同级别城市,西安交通环线不足、路网密度较低,为匹配西安快速发展的态势,亟待加快科学规划,构建“立体交通”,缓解诸多交通断点、堵点、痛点。通过西安城市自身交通硬件的持续改善,便能支撑城市实现可持续性的人口与产业增长。

第三,加快空港建设,实现“陆港+空港”双驱模式。

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陆铭认为,铁路可以方便西安与中亚、欧洲连接起来,但从航空枢纽的角度来看,西安需要考虑面向世界开放的更大格局。因为在世界经济格局中,东亚和美洲市场仍占据较大份额,而西安制造的高精尖电子产品,完全可以通过航空物流,发往世界发达地区。


目前,总投资496亿元的机场三期扩建工程正如火如荼建设中,未来西安咸阳国际机场,将成为集航空、高铁、城际铁路、地铁、捷运、公路等交通方式为一体的超级交通枢纽,可满足年运输旅游1.2亿人次、200万吨航空货运量的需求。

届时,插上“空港”之翼的西安,便能成就真正意义上的“国际港”大都市。